韩国久久久久久,欧美天堂影院,亚洲精品少妇,日韩高清一级

您當前所在位置:首頁?/? 廉潔文化 / 清風文苑 /

冬游鄴侯書院

發布時間: 2024-01-25 10:32:22
來源:三湘風紀?
打印

2024年元旦,是新年第一天,也是三天長假的最后一天。我沒去參加環城跑,其實心里另有打算,乘著風和日麗、獨享冬日暖陽,登南岳衡山,重游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、衡陽市廉潔文化基地——鄴侯書院,感受清廉之韻。

大早起來,忙完家中一些瑣事,時間還算早。7時50分許,一輪火紅的朝陽才懶洋洋地冒出來,把東邊的天際線染成一片火紅,滿天的朝霞像金色的魚鱗一樣重重疊疊,顯得格外耀眼,天穹湛藍湛藍的,此情此景,令人心胸豁然開朗,一身格外輕松。真是選日子不如撞日子,撞日子不如今日此時。

智者愛水,仁者愛山。南岳山水悉備,這里的山山水水是我的最愛。南岳衡山,中華五岳之一,素以“五岳獨秀”“中華壽岳”“文明奧區”著稱與世,自然風光旖旎,文化底蘊深厚。南岳衡山,偉岸、秀麗、空靈、澄澈、靜謐、和諧,大自然多姿多彩,神奇美妙;青山、碧水、藍天、密林,群山巍峨,連綿起伏,植被茂密,萬物競秀,宛如一幅迷人的山水畫。南岳衡山,逶迤磅礴、雄渾挺拔,山輝水映、人杰地靈,從古至今,無數文人墨客在這片土地創作出富有激情的佳作;不少學者在這里留下燦爛的足跡;它是濡養碩儒雅士的搖籃,是滋長文哲靈思的泉源。近年來,南岳將歷史文化中的廉潔元素與時代精神有機結合,創建獨具特色的景區廉潔文化體系,吸引廣大游客到名山之中、圣哲之地感受清廉之韻。

我準備了一些水和干糧,從家出發,步行不到兩公里便到了康家垅門票站,從康家垅梵音谷入口,我沿著中心景區梵音古道,途經臥藤蘿下、華嚴湖、玉板橋、樂道亭、忠烈祠、清風林、磨鏡臺、靈芝泉、麻姑仙境、煙霞仙境、最后到達鄴侯書院。

真是歲月不饒人,這段不到10公里的麻石板路,我一路上是走走停停,邊走邊看。溯山澗清泉而上,途經清風林、省心亭等廉潔文化景點,一路上竹、梅、玉蘭樹等象征清廉的植物鑲嵌其中,廉潔文化長廊、碑林、石刻等景觀小品座落有致,廉潔文化與紅色文化、自然景觀巧妙結合,清廉元素融于生態景觀之中,這座千古名山散發著幽古清香,清廉之韻綿長。

獨自一人漫步于山澗溪畔麻石板路上,置身于靈山秀水中之中,陶醉于青山綠水之間,觀瀑聽泉廉風拂,妙音禪韻隨君繞,斷崖奇石如塑,清溪跌宕如歌,盡情享受大自然美好饋贈的同時,一股股清風拂面,令人神清氣爽、心曠神怡。

位于煙霞峰山腰的鄴侯書院,是為追念中唐重臣李泌而建。它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書院,孕育了湖湘學派,光大了湖湘文化,并使之衍生勃發為中華文化中極富魅力的成分,見證了一段不朽的歷史及其永恒的精神。

懷著對李泌的景仰之情,步入鄴侯書院,整個院落古色古香,清凈幽雅,庭院內“清風長廊”和“清廉亭”懸掛了楊震等廉潔典范,朗朗上口的廉潔詩歌點綴其中,“廉”味十足,雅韻高致。

鄴侯書院坐北朝南,為一進五間建筑,花崗巖結構,掩映在松柏環繞之中。正門的兩根石柱上刻著一副楹聯:“三萬軸書卷無存,入室追思名宰相;九千丈云山不改,憑欄細認古煙霞。”參觀這里的一景一物,品讀每一段文字,撫今追昔,思古懷人,情景交融,意境深遠。

李泌,歷仕唐玄宗、肅宗、代宗、德宗四朝,官至宰相,封鄴侯。李泌居官以廉廢私、護忠舉賢,謀國安邦、屢建勛功。任杭州刺史時引西湖水作六井,解民眾居江海之地水泉咸苦之疾,現存“相國井”以示紀念。北宋史學家司馬光在《資治通鑒》中贊賞他“四隱四起”“絕粒無家”。李泌在輔佐肅宗平定安史之亂后,至德二年(757年),請準隱居南岳潛心讀書長達12年,是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“山中宰相”。時人曰:“衣黃者圣人(皇上),衣白者山人(李泌)也。”直至代宗,才詔回。

鄴侯書院曾經有址三處。唐元和(806—820)至長慶(821—824)年間,隨州刺史李繁為追念其父李泌,在集賢峰下南岳大廟左側建南岳書院。宋寶慶(1225—1227)年間,運使張嗣可加以改建,稱為鄴侯書院。元至正三年(1343年)重修,明初廢于兵。嘉靖十三年(1534年),太常少卿夏良勝來南岳,同翰林院編修張治、衡山縣令彭簪議其舊址重建,以祀古今留寓南岳之名賢,改稱集賢書院。1932年擴建為南岳圖書館。現在所處的位置是鄴侯書院的三址,系清光緒十六年(1890年),由縣紳陳治和集賢書院山長戴心葵等人易地移建于煙霞峰山腰。1932年重修,新中國成立以后加以修葺。

李泌來到南岳,以白云為朋,以山水為友,一眼相中群峰環抱的煙霞峰。“端居室”即李泌隱居之地,也是李泌刻的中國最早的齋館印。李泌嗜好讀書,家中藏書充棟,人送外號“書城”,所藏圖書均蓋“端居室”藏書印章。著名文學家韓愈,仰慕他藏書之富,曾作《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》詩:“鄴候家多書,插架三萬軸。一一皆牙簽,新若手未觸。”因此留下了“鄴侯架”的典故。

李泌在南岳隱居期間與道士張太虛、懶殘和尚、希操等交往密切,留下了“食芋得相”傳奇故事。李泌在般若寺(福嚴寺)慨然寫了“極高明”三字。“極高明”出自儒家經典《中庸》:“極高明而道中庸。”“不偏之謂中,不易之謂庸。中者,天下之正道;庸者,天下之定理。”為人處世,為官為隱,適時進退,恰到好處,守中和諧,達到天人合一、心身和諧的境界,就是“極高明”。

李泌隱居南岳衡山12載,沐天地之精華,吸名山之靈氣,儒釋道在他身上得到了融會貫通、和諧統一,淬煉了一位天才,造就了一位唐朝中興名相。李泌聰穎機智,淡泊名利,“君子食無求飽,居無求安。”“不義富且貴,于我如浮云。”李泌處之廟堂,隱之名山,皆以蒼生社稷為重,舍小家為天下之大家,低調而淡泊,不求聞達,始終不貪官、不貪名、不貪錢、不貪色、不貪口腹之欲,真正做到了“絕粒無家”,對后世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。

李泌逝世后,其子隨州刺史李繁在南岳大廟左側建南岳書院以紀念。這是南岳最早的書院,也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書院。宋寶慶時,該書院遷至集賢峰下,改稱鄴侯書院。后多有變遷和重修。現存煙霞峰腰的鄴侯書院,為清乾隆九年(1744年)新建,民國二十一年(1932年)重修。

鄴侯書院不僅肇始了南岳的書院文化,并作為湖湘學派重要發源地,為湖湘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。南宋理學家胡安國、胡宏父子來南岳定居,最初在鄴侯書院傳經授徒,后筑文定書院著書立說,卒開湖湘學統。張栻早年來衡山負笈求學于胡宏,學成創南軒書院,又主講城南書院、岳麓書院。朱熹、張栻在南岳暢游唱酬,有聲于鄴侯、文定等書院,給湖湘文化留下一段佳話。清代曾國藩在《重修胡文定公書院記》中寫道:“天下之書院,楚為盛;楚之書院,衡為盛,以隸岳故也。”1938年11月,周恩來等人來南岳參觀鄴侯書院,隨行的當代大文豪郭沫若作《登衡山鄴侯書院》詩云:“猶有鄴侯遺址在,寇平重上讀書堂”,至今仍令人壯志滿懷、慷慨激昂。

“昔賢遺跡在,流水暮煙深。”李泌淡泊名利、以社稷安危為念的浩然之氣,早已融入南岳歷史文化,它同祝融播火福澤萬民的厚德精神一脈相承,同心系天下、敢為人先的湖湘文化之魂相契合。

“公者千古,私者一時”。鄴侯書院幾經興替,越千年而書香不減,至今仍煥發光彩,現如今,鄴侯書院已成為南岳衡山中心景區服務全國的廉潔文化基地之一,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、衡陽市廉潔文化基地。“山中宰相”李泌一生清廉的美譽廣為流傳,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后人。(南岳區紀委監委 彭貴)
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昌图县| 濮阳县| 明星| 调兵山市| 扶绥县| 四会市| 上虞市| 汽车| 思茅市| 祁门县| 阿鲁科尔沁旗| 海城市| 公安县| 南皮县| 沂水县| 富平县| 华亭县| 松溪县| 文登市| 诸城市| 阳西县| 曲阜市| 焦作市| 恩施市| 来安县| 肇源县| 张北县| 本溪| 隆子县| 泽普县| 南召县| 郑州市| 万年县| 克什克腾旗| 循化| 广南县| 金溪县| 高台县| 敖汉旗| 泸州市| 木里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