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国久久久久久,欧美天堂影院,亚洲精品少妇,日韩高清一级

您當前所在位置:首頁?/? 專題專欄 / 廉潔時空50張衡陽面孔 /

廉潔時空50張衡陽面孔?丨呂溫:為民盡瘁聲留衡州

發布時間: 2021-02-25 10:11:19
來源:清風衡陽網?
打印

編者按

由衡陽市紀委監委編纂的《廉潔時空50張衡陽面孔》已由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,該書精選自漢唐以來至近現代衡陽歷史上的清官廉吏50人,用近30萬字忠實還原這些優秀人物的廉潔故事,以平實、樸素、凝練的語言,客觀反映了植根于衡陽大地悠久的廉潔文化。近期,清風衡陽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將同步講述《廉潔時空50張衡陽面孔》書中的故事。


呂溫(771—811),字和叔,又字化光,唐代河中(今山西省永濟市)人。世稱呂衡州。他以衡州為名,衡州以他為榮。

▲呂溫


呂溫:為民盡瘁聲留衡州

呂溫剛到衡州赴任,就到鄉間考察民情,尤其著重考察稅收政策在衡州的施行情況。30多年前,即唐德宗建中元年(780),開始實行“兩稅法”,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貪得無厭的官吏又在兩稅之外巧立名目敲詐勒索、橫征暴斂,百姓的負擔甚至達到定額的兩到三倍,生活困苦。在考察民情時,呂溫發現“兩稅法”實際上已經被破壞殆盡,在衡州漸成虐民之法,前任州官與下面的胥吏層層盤剝,導致許多百姓為求活命,只好逃亡外地,或成為隱戶,如此一來,朝廷收稅更難。呂溫在了解實情之后,認為要根本解決這一問題,首先要從征稅制度上有所調整,進而招攬流離在外的百姓返鄉,才能實現百姓安居樂業、國家稅收充足的良性循環。

呂溫一回到州衙,便起草公文上書朝廷,極言稅收制度在地方實施中的現狀和弊端,衡州的問題已嚴重到“民無隔夜之粟,耕無種糧”的地步,請求朝廷明頒詔旨,予以改革糾正。同時,他立刻派人刻印布告,宣布對衡州進行稅收整頓,在堅守國家“兩稅法”前提下,取消兩稅定額之外的一切非法項目,嚴禁盤剝、克扣百姓,聲明有敢在兩稅外加增一文錢者,嚴懲不貸。同時在布告中,又推出幾項優待政策,鼓勵在外流亡者返鄉務農,恢復生產。官府的布告廣為張貼,婦孺皆知。流亡于外者,紛紛回鄉,勤勞農事。呂溫還奏請朝廷,開常平倉,散發糧食賑濟貧苦者和回鄉農民,同時由官府低息借貸糧種、耕牛、農具給百姓,助力農業生產。他還積極動員百姓利用農閑時間廣修塘壩水渠,蓄水抗旱。

元宵節前,呂溫親自帶著數千斤賑糧去看望窮苦百姓,百姓感動得熱淚盈眶,紛紛感念:“生我者父母,活我者呂公也!”呂溫看著百姓的困苦境況,也感慨嘆息道:“百姓如水,官府如舟。無水則舟不行,百姓安居樂業,衣食豐足,為官者才能心安。”眾百姓道:“呂公待我等厚恩,世代不忘!”

當年,衡州大熟,糧食和絲、茶等均獲豐收。百姓感念呂溫親民愛民之德,不愿辜負呂溫的德政,都按之前布告所定兩稅,主動繳納,不偷不欠。夏、秋兩次征稅,官府所獲大大超過往年。十月,衡州秋澇,大雨連綿,蒸水橫溢,不利行舟。柘里大町蘇家村(今屬衡陽市蒸湘區)蘇升等五位百姓,為了不耽誤繳納稅賦的期限,冒險涉水,船載秋糧去官府交稅,船行至蒸水柘里渡附近時,水急浪高,不幸翻船溺死。呂溫聞之,非常內疚,痛惜不已。他認為百姓冒險交稅而溺死,是自己這個刺史的罪責。他寫下了《衡州祭柘里渡溺死百姓》一文以自責,在文中他寫道:“州令未明,津渡不謹,致此淪逝,咎由使君。興言流涕,痛念何及!”他派出下屬代表自己到柘里渡設酒致祭,還拿出自己的俸錢撫恤死者家屬,同時代其繳納賦稅。

呂溫素多疾病,加上宏圖未展、大志難伸,又屢受打壓、迭遭不幸,導致意氣漸消,身體狀況日漸不佳,到衡州后又憂心百姓,忙于政事,患上了重病。元和六年(811)八月病逝于衡州刺史任上,終年僅40歲。呂溫曾任職的道州和現任的衡州兩地百姓都萬分悲痛,有些百姓悲傷痛哭長達月余。衡州百姓出于對他的敬仰與愛戴,認真地為其修筑了墳墓,常常有人祭拜追悼。呂溫也以“呂衡州”之名與他盡瘁身死的衡陽永遠聯結在一起,成為衡陽清官廉吏的代表和榜樣。

——節選自《廉潔時空50張衡陽面孔》

 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阳信县| 涿鹿县| 花莲市| 沁水县| 溧水县| 双峰县| 醴陵市| 柘荣县| 卢氏县| 唐海县| 葵青区| 东光县| 尚义县| 黄平县| 万盛区| 大足县| 望江县| 台东市| 甘孜| 叶城县| 凤冈县| 常熟市| 嘉峪关市| 常山县| 冷水江市| 达州市| 姚安县| 酉阳| 桐梓县| 泸定县| 丹棱县| 西华县| 牡丹江市| 邯郸县| 江北区| 外汇| 句容市| 周口市| 鄯善县| 无为县| 黄石市|